欢迎来到云南自考网!云南自考网为考生提供云南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云南教育考试院https://www.ynzs.cn/为准。

联系我们:  0871-64332211

距24年10月自考成绩查询已经开始

距25年4月自考考试预计46

考生服务:

  • 实践考核|
  • 转考免考|
  • 云南自考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押题资料

    2021-06-22 14:53:50   来源:云南自考网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1部分

      ● 知识点归纳

      ☆ 识记(1-15)

      1.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2. 铸币:是指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

      3.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是一种纸质货币

      4.存款货币:通过银行存款账户中的存款划转,货币得以结算,商品交易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能过签发支票的活动期存款发挥着与银行劵同样的购买功能,我们将其称作“存款货币”。

      5.电子货币:是指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

      6.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各类实物和金、银、铜等金属的自身商品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相等。

      7.不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

      8.计价单位: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就是指用货币去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赋予商品、劳务以价格形态。

      9.交易媒介: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交易媒介,马克思称其为流通手段。

      10.支付手段:在商品买卖行为与货款支付行为相分离的情况下,货币不再是商品流通中的交易媒介,而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此时货币发挥的是支付手段功能。

      11.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管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12.货币单位:当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为商品和劳务标价时,其自身也需要一个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数量的单位,这就是货币单位。

      13.无限法偿:是指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收

      14.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15.区域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 领会(16-25)

      18. 货币的职能:一:交易媒介职能:包括(1)计价单位: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就是指用货币去计算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赋予商品,劳务以价格形态。(2)交易媒介: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易媒介是发挥交易媒介的职能。(3)支付手段:其主要的形式有---借贷,财政收支,工资发放,租金收,税收取等。二:财富贮藏职能:是指货币的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其特点是:高安全,低收益。

      19.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规定货币材料(币材)(2)规定货币单位(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4)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5)规定货币的铸造或发行。

      21.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只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22.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三项主要内容:一是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人民币主币的单位是元,辅币的单位有“角”和“分”两种,分、角、元均为十进制。二是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三是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2)实行固定汇率制。(3)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货币事项进行国际磋商,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24.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1.制度自身的缺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在这种制度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2.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此消彼长,美元危机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

      第二部分

      ● 知识点归纳:

      ☆识记(1-12)

      1.直接融资: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互通融通,则这种融资形式被称为直接融资。

      2.间接融资;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相互融通,则这种融资形式被称为间接融资

      3.信用风险:指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

      4.商业风险:是工商企业间以赊销货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息。

      5.商业票据:是在商业信用中被广泛使用的表明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6.商业本票:是一种承诺式票据,通常是由债务人签发给债权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无条件支付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债务证书。

      7.商业汇票:是一种命令式票据,通常由商业信用活动中的卖方对买方或买方委托的付款银行签发,要求买方于规定日期支付货款。

      8.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

      9.国家信用:是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的信用。

      10.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其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

      11.消费信贷: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方式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贷款

      12.票据抵押:指持票人将商业票据作为抵押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的行为。

      ☆☆领会(13-23)

      13.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15.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个人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贷出者)、非金融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需求者)、政府部门(净需求者)、金融部门、国外部门。

      16.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自优缺点:直接融资优点:1、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实现资金合理配置;2、加强资金提供者对需求者的关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有利于资金需求者筹集到稳定可长期使用的资金;4、没有金融机构从中获利,因此成本较低。缺点:1、便利度及成本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影响;2、风险要高于简介融资。

      间接融资:优点:1、灵活便利;2、分散投资,安全性高;3、具有规模经济。缺点:1、减少了资金供给这对资金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2、增加了资金需求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收益。70

      17.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的作用,扩大信用会造成什么影响?

      作用:1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动员闲置资金,推动经济增长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

      扩大信用会造成的影响:信用规模过度扩张,也会产生信用风险的集聚,进而威胁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

      18.商业信用的含义及基本形式:

      含义:是工商企业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其基本形式:赊销和预付货款

      19.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商业信用在规模上存在的局限性

      2)商业信用在方向上存在的局限性

      3)商业信用在期限上存在的局限性

      20.商业票据的基本特征:

      1)是一种有价票据

      2)具有法定的式样和内容

      3)是一种无因票证

      4)可以转让流通

      21.银行信用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

      特点:1银行信用的货币资金来源于社会各部门暂时的闲置的货币资金

      2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而货币是一般购买手段。

      3银行信用提供的存贷款方式具有相对而言的灵活性。

      22.消费信用的定义与形式

      定义: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

      其主要形式: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在我国主要是消费信贷为主

      赊销:是工商企业对消费者个人以商品赊销的方式提供的短期信用。即工商企业以延期付款的方式销售商品,到期后消费者一次付清货款。

      23.消费信用的作用。

      积极作用: 1)消费信用的正常发展有利于促进消费的生产与销售,有利于扩大一定时期内于一国消费需求总量。 2)消费信用的发展为消费者个人提供了将未来的预期收入用于当前消费的有效途径,使其实现了跨时消费选择,提升了生活质量。3)消费信用的正常发展有利于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

      消极作用:1)消费信用的过度发展会掩盖消费品的供求予盾。2)由于消费信用是对未来购买的预支,在延期付款的诱惑下。出现过度负债消费,就会使消费者的债务负担过重,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应用(24-25)

      24.如何理解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以及二者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1)商业信用从参与主体上来讲都是工商企业,而银行信用的参与主体一个是工商企业另一个是银行。

      (2)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商品,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

      (3)商业信用的期限比较短,而银行信用的期限可长可短。

      (4)商业信用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而银行信用对于这些弊端都给予了很好的克服。

      商业信用或是银行信用都属于信用的形式,从经济范畴上来讲都属于以支付本金和偿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银行信用的出现推动了商业信用的发展。 。

      第三部分

      ● 知识点归纳

      ☆识记(1-11)

      1.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

      2.终值:因为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因此,任何一笔货币资金无论其将来会被怎样运用,都可以按一定的利率水平计算其在未来一定时点上的金额,这个金额通常被称作终值,也即本利和。

      3.现值:与终值相对应,这笔货币资金的本金额被称为现值,即未来本利和的现在价值。

      4.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5.无风险利率:是指这种利率仅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即仅反映市场中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不包含对任何风险因素的补偿。

      6.实际利率:是指在物价不变从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则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物价水平变动率。90

      7.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而相应调整的利率。

      8.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会根据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9.行业利率: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公会等,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确定的利率。

      10.市场利率:有货币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

      11.官定利率:是指由有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90

      ☆☆领会(12-21)

      12.利息的计量

      (1).单利法 单利计息是指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不将已取得的利息额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 其计算公式为:C=P×r×n

      其中,C表示利息,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年限。例:银行向借款人发放一笔10000元的贷款,约期3年后偿还,若年利率为5%,单利计息,则到期后借款人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为: C=P×r×n=10000×5%×3=1500(元)

      (2.)复利法 复利计息与单利计息相对应,它要将上一期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额并入本金,再一并计算利息。 其计算公式为:C=P[(1+ r)n]

      例:银行向借款人发放一笔10000元的贷款,约期3年后偿还,若年利率为5%,复利计息,则到期后借款人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为:

      C=P[(1+ r)n]

      =10000×[(1+5%)3]

      =10000×0.157625

      =1576.25(元)

      15.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1).利率的变动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

      (2).利率的变动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进而会影响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

      (3).利率的变动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

      16.利率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利率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经济运行条件下,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利率,充分发挥利率的调控作用,实现政策调控目标。

      17.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1),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的变动比较敏感。

      (2),由市场上资金供求的状况决定利率水平的升降。

      (3),建立一个合理、联动的利率结构体系。

      19.利息为什么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有什么作用?作为货币时间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利息通常被人们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利息是货币资金所有者理所当然的收入。与此相对应,生产者总是把自己经营所得的利润分为利息与企业主收入两部分,似乎只有扣除利息所余下的利润才是经营所得。于是利息就成为一个尺度,用来衡量投资收益的高低,如果投资回报率低于利息率则根本不要投资。2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可以将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该事物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便是收益的资本化。

      ☆☆☆应用(22-23)

      22.在我国目前的利率体系中,哪些属于市场利率?哪些属于官定利率

      答:市场利率包括国债利率、同业拆放利率等,在西方国家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在我国目前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和对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23.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利率市场化以及改革思想:为了强化利率的调控作用,提升资金的配置效率。我国利率体系4个层次: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未来发展目标:是要形成一套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的中央银行可以有效控制的多层次的有弹性的能够充分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利率体系。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调控为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市场利率管理体系。95

      第四部分

      ● 知识点归纳

      ☆识记(1-14)

      1.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包括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外币有价证劵(包括债券、股票等)、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汇资产。

      2、自由外汇:是指无需货币发行国货币管理当局批准,就可以随时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者向第三国办理支付的外汇。

      3、汇率:又称汇价、外汇行市或外汇牌价,是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者说是一国货币相对有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4、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100或1000)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

      5、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6、基准汇率:各国往往会选定一种或几种外国货币作为关键货币,制定各关键货币与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这个汇率即被称为基准汇率。

      7、套算汇率:又称为交叉汇率,是根据本国的基准汇率套算出本国货币对国际金融市场上其他货币的汇率,或套算出其他外币之间的汇率。

      8、即期汇率:一般的外汇交易实在买卖双方成交后的当日或两个营业日之内进行外汇交割,这种即期外汇交易所使用地汇率就是即期汇率,也叫现汇汇率。

      9、远期汇率:是在未来一定时期进行外汇交割,而事先由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的汇率。

      10、买入汇率:是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所使用地汇率。

      11、卖出汇率:是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平均数是中间汇率。

      12、有效汇率:是指某种加权平均汇率,它是一种货币与其他多种货币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数。

      13、固定汇率制: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各国货币当局有义务维持本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汇率制度。

      14、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不在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也不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发决定的一种汇率制度。

      ☆☆领会(15-22)

      15.外汇的含义:(着重掌握外汇的静态含义)

      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人们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将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借助于各种金融工具对国际债权债务关系进行非现金结算的行为。

      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包括外国货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等。

      16.汇率的种类:

      1)按照制定汇率的方法不同,汇率可分为基准汇率和套算汇率

      2)按照外汇交易的清算交割时间划分,汇率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3)按照银行买卖外汇的不同划分,汇率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汇率。

      4)按照国家对汇率管制的宽严程度划分可将汇率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5)按照是否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划分,可将汇率分为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17.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1)通货膨胀2)经济增长3)国际收支4)利率

      5)心理预期6)政府干预

      18.汇率的作用1)、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一国货币对外贬值一般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反之,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则会对出口产生抑制,促进进口。2)、汇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汇率的变动主要会对短期资本流动造成影响,若市场上普遍预期一国货币将会贬值,为了防止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投资者不愿意持有以该国货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而将其转兑成外汇,引起资本外逃。3)、汇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可以从进出口两个方面来分析)进口:本币贬值,外汇汇率上升,会引起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国内价格的上涨,进口消费品的价格的上升直接带来物价上涨,进口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会引起与之相关的产成品价格的上升。反之,本币升值,外汇汇率下降,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一国物价水平的上涨。出口:本币贬值,外汇汇率上升,会促进商品出口,出口增加会加剧国内商品的供需矛盾,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22.汇率制度的选择:一国选择浮动汇率制度也不是毫无前提的,事实上是需要考虑如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的:1)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适合选择浮动汇率制;2)通货膨胀较低的国家适宜采用浮动汇率制;3)一国放松了对国际资本流入,流出本国的限制,而且货币当局手中没有掌握足以干预外汇市场的外汇储备数量时比较适宜采用浮动汇率制。

      ☆☆☆应用(23-25)

      23.引起人民币升汇率变动的因素:1)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较高的利率水平,是升值内在因素;2)全球收支失衡因素;3)市场预期因素;4)该时期外汇管理体制下的一些制度安排;5)该时期人民币升值也存在国际政治因素。

      24.94年以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及改革目标: 94年以后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汇率制度改革中坚持的原则是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

      25.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积极:1)有利于进口成本降低;2)有利于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3)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4)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5)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消极:1)削弱我国外贸出口增长;2)不利于我国吸引外资

      第五部分

      ● 知识点归纳:

      ☆识记(1-16)

      1.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货币资金融通与配置的市场。

      2.债券:市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按约定条件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4.公司债券:又被称为企业债券,是由公司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6.金融债券:发行主体是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

      7.可转换债券:是指公司债券附加可转换条款,赋予债券持有人在一定的期限内按预先确定的比例将债券转化为该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

      8.可赎回债券:是指该债券的发行公司被允许在债券到期之前,以事先确定的价格和方式赎回部分或全部债券。

      9.偿还基金债券:它要求发行公司按发债总额每年从盈利中提取一定比例存入信托基金,定期偿还本金,即从债券持有人手中购回一定量的债券。

      10.带认股权证的债券:是指公司债券可把认股权证作为合同的一部分附带发行。

      11.发行市场:又称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票据和证券等金融工具初次发行的市场。

      12.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或次级市场,是对已发行的金融工具进行转让交易的市场。

      13.无形市场:是指对交易所外进行的金融交易的统称,他的交易一般通过现代化的电子工具在各金融结构、证券商及投资者进行。

      15.现货市场:又称为即期交易市场,是指交易双方达成成交协议后,在1~3日内立即进行交易。

      16.有形市场:有固定交易场所的市场,一般指交易所市场。

      ☆☆领会(17-22)

      17.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1)市场参与主体:政府部门、中央银行、各类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居民个人等;2)金融工具:重要金融工具:债券和股票。特征:期限性 流动性 风险性 收益性;3)交易价格;4)交易的组织方式.

      18.债券的分类:按发行主体包括:政府债券 金融债券 公司债券。

      按内含选择权:可转换债券 可赎回债券 偿还基金债券和带认股权证的债券。

      21.金融市场的种类:1)按市场中金融工具期限的长短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2)按市场中交易的标的物划分,金融市场又可分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3)按金融资产的发行和流通特征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发行市场又称为一级市场,流通市场又称为二级市场。4)按交割方式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5)按有无固定场所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6)按金融交易的地域来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22.金融市场功能:1)资金聚集与资金配置功能;2)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功能;3)对宏观经济的反应与调控功能。

      第六部分

      ● 知识点归纳

      1. 同业拆借利率:是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被视为观察市场利率趋势变化的风向标。

      2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同业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它的参与主体仅限于金融机构。

      3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4.回购协议市场:是指证券持有人在卖场一定数量证券的同时,与证券买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出售方按约定的价格再将其出售的证券如数赎回。它的实质是一笔以证券为质押品而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

      5.逆回协议是指证券的买入方在获得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卖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买入方按曰死你个的价格再其购入的证券如数返回。

      6.一级交易商:是指具备一定资格、可以直接向国库券发行部门承销和投标国库券的交易团体,一般包括资金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

      7.货币市场基金:是集合众多小投资者的资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基金。

      8.货款承诺:也叫信用额度,是指银行承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以确定的条款和条件向商业票据的发行人提供一定额度贷款,为此,商业票据的发行人要向商业银行支付一定的承诺费。

      9.承兑:是指商业汇票到期前,汇票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承诺在汇票到期之日支付汇票金额持有人并在汇票上签名盖章的票据行为。

      11.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以流通转让的大额存单凭证。缩写为CD.。

      ☆☆领会(12-22)

      13.货币市场的功能:1)货币市场是政府、企业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的市场。2)货币市场是商业银行等商业机构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市场。3)货币市场是一国中央银行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场所。4)货币市场是市场基准利率生成的场所。

      16.同业拆借利率被视为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的原因: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及时、灵敏、准确地反映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对货币市场上其他金融工具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牵动作用,因此,它被视为观察市场利率趋势变化的风向标。中央银行对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影响机制是同业拆借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影响工具是货币政策工具,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17.回购协议市场的参与者及其目的:1)中央银行参与回购母的是进行货币政策操作;2)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是为了在保持良好流动性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收益;3)非金融型企业参与为了在安全前提下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收益。

      19. 贴现市场和再贴现市场的功能:票据的贴现直接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转贴现满足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相互融资的需要;再贴现则成为中央银行调节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

      20.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一项重要手段: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中央银行发行票据的目的不是为了筹集资金,而是为了减少商业银行可以贷放的资金量,进而减少市场中的货币量

      21.为什么我国的再贴现规模持续萎缩?我国的再贴现规模持续萎缩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再贴现只是针对于银行承兑汇票来进行了,再贴现品种的单一,限制了再贴现规模的增长。二是,我国目前整个社会信用基础十分薄弱,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再贴现规模的增长。

      22.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的功能:其一,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以主动、灵活地以较低成本吸收数额庞大、期限稳定的资金。其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也因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而改变。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对于投资者来讲,其功能表现在: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的存在极好地满足了大宗短期闲置资金拥有者对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双重要求,成为其闲置资金重要运用的场所。

      ☆☆☆应用(23-27)

      23.回购协议.逆回购协议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比较: 回购协议:是指证券持有人在卖出一定数量证券的同时,与证券买入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出售方按约定的价格再将其出售的证券如数赎回。逆回购协议:是指证券的买入方在获得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卖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买方按约定的价格再将其购入的证券如数返还。回购协议与逆回购协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回购协议与逆回购协议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同一项交易,从证券提供者(资金需求者)的角度看是回购,从资金提供者的角度看,是逆回购。

      24.国库券的发行方式:国库券通常采用贴现发行方式,即政府以低于国库券面值的价格向投资者发售国库券,国库券到期后按面值支付,面值与购买价之间的差额即为投资者的利息收益。

      25.为什么商业票据的融资成本低于银行贷款的成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商业票据融资属于直接融资方式,而银行贷款属于间接融资方式。所以商业票据的融资成本低于银行贷款的成本。二是商业票据的风险低,因此利率低,对于筹资者而言筹资成本较低

      26.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将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不良影响: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将会对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经营产生冲击,会使得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业务逐渐萎缩。银行为了应对这一不良影响开发了一种新产品-----贷款承诺,即银行承诺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以确定的条款和条件向商业票据的发行人提供一定数额的借款,为此,商业票据的发行人要向银行支付一定的承诺费。贷款承诺降低了票据的利率水平,可以保住银行短期贷款业务的市场份额

      27.我国现在有必要发展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吗?其市场前景如何?现阶段由于各家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以及通货膨胀的因素,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变得困难,因此在我国现阶段有必要发展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其前景广阔

      第七部分

      ● 知识点归纳

      ☆识记(1-14)

      1.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中长期资金融通的市场,也被称为中长期资金市场。

      2.公募发行:又称公开发行,是由承销商组织承销团将债券销售给不特定的投资市者的发行方式。

      3.私募发行:又称定向发行或私下发行,即面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债券。

      4.名义收益率:就是债券的票面的收益率,是债券的票面年收益与票面额的比率。

      5.现实收益率:是债券的票面年收益与当期市场价格的比率。

      6.持有期收益率:是指从买入债券到债券卖出债券之间所获得的收益率,在此期间的收益不仅包括利息收益,还包括债券的买卖差价。

      7.到期收益率:是采用复利法计算的以当期市场价格买入债券持有到期能够获得的收益率,是衡量债券收益率最重要的指标。

      8.非系统性风险:是指由某一特殊的因素引起,只对个别或少数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的风险。

      9.系统性风险:是指由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可能变动,这种因素以同样的方式对所有证券的收益产生风险。

      10.委托驱动制度:也称竞价交易制度,买卖双方直接进行交易或将委托通过各自的经纪商送到交易中心,由交易中心进行撮合成交。

      11.信用交易:有称2垫头交易或保证金交易,是指股票的买方或卖方通过交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得到证券经纪人的信用而进行的股票买卖。

      12,市盈率:是指股票的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

      13.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选定的基金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报告期的股价指数。

      14.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合起来,形成独立资产,有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资组合的方式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公担的集合投资方式。

      ☆☆领会 (15-22)

      16.债券发行方式:其一,公募发行:是由承销商组织承销团将债券销售给不特定的投资者的发行方式。(1)优点:a.发行面广,筹集资金量大b.债权分散,不易被少数大债权人控制。c.流动性强。(2)缺点:要求高,手续复杂。需要承销商参与,发行时间长,费用较私募发行高。其二,私募发行:是指面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债券的发行方式。(1)优点:发行手续简便,发行时间短,效率高。(2)缺点:流动性较差。

      20.股票交易方式:1)现货交易 特点:第1,成交和交割基本上同时进行。第二,是实物交易,即卖方必须实实在在地向买方转移证券,没有对冲。第三,在交割时,购买者必须支付现款。第四,交易技术简单,易于操作,便于管理。

      2)期货交易:是指股票买卖双方就买卖股票的数量、成交的价格及交割时间达成协议,但双方并不马上进行交割,而是在规定的时间履行交割,买方交付款项,卖方交付股票。

      3)期权交易: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权交易,即规定期权的买方在支付一定的期权费后,其有权在一定期限内按交易双方所商定的协议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股票 特点:第1,交易的对象是一种权利,一种关于买进或卖出股票的权利,而不是实物。第二,交易双方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不一样。第三,期权买方的风险较小。

      4)信用交易:是指股票的买方或卖方通过交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得到证券经纪人的信用而进行的股票买卖。信用交易分为保证金买长交易和保证金卖短交易两种。

      21.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与其他投资工具相比,证券投资基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1)组合投资、分散风险;2)集中管理、专业理财;3)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2.证券投资基金的种类:1)根据组织形态和法律地位的不同,证券投资基金可分为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2)根据投资运作和变现方式的不同,证券投资基金可以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3)根据投资目标的不同,证券投资基金可分为成长型基金、收入型基金、平衡型基金。4)根据投资对象不同,证券投资基金可以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专门基金、衍生基金、对冲基金、套利基金等。5)根据地域不同,证券投资基金可以分为国内基金、国家基金、区域基金和国际基金。

      ☆☆☆应用(23-27)

      23.债券收益率的衡量指标:名义收益率:名义收益率=票面年利息÷票面额×100% 现实收益率:现时收益率=票面年利息÷当期市场价格×100%

      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卖出价-买入价)÷持有年数+票面年利息]÷买入价格×100% 到期收益率:采用复利法计算的以当期市场价格买入债券持有到期能够获得的收益率,是衡量债券收益率最重要的指标。

      24.股票投资分析:1)基本面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GDP变动与股票市场、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货币财政政策与股票市场)行业分析 、公司分析。2)技术分析:股票价格指数、股票交易技术分析

      25.市盈率估值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评估股票内在价值的方法

      市盈率=每股市价÷上一年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利)

      股票价值=预期每股盈利×市盈率

      26.基金净值、单位净值与累计单位净值的计算:基金净值也称为基金资产净值,是指某一时点上基金资产的总市值扣除负债后的余额。

      基金单位净值又称为基金份额净值,即基金单位资产净值,是指每一基金单位(份额)所代表的基金资产净值。

      基金单位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总份数=基金资产净值÷基金总份额

      基金累计单位净值=基金单位净值+基金成立后累计单位派息金额

      27.开放式基金认购,申购和赎回的计算

      1)认购:开放式基金的认购是指投资者在基金募集期内购买一定的基金份额。

      认购份额=认购份额×(1-认购费率)÷基金单位面值

      2)申购:开放式基金的申购是指投资者在基金募集期结束后购买基金份额的行为。 申购份额=申购份额×(1-申购费率)÷申购日基金单位净值

      3).赎回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是指投资者把手中持有的基金份额按规定的价格卖给基金管理人并收回现金的过程,是与申购相对应的反向操作过程。

      赎回金额=(赎回份数×赎回日基金单位净值)×(1-赎回费率)

      第八部分

      ● 知识点归纳

      ☆识记(1-10)

      1.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指在一定的基础性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一般表现为一些合约,其价值由作为标的物的基础金融工具的价格决定。

      4.利率期货:其标的物是一定数量的与利率相关的某种金融工具,即各种固定利率的有价证券。

      5.股价指数期货:即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

      6.金融远期合约: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个确定的时间,按照某一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7.远期利率协议:是指交易双方承诺在某一特定的期内按双方协议利率借贷一笔确定金额的名义本金的协议。

      8.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互相交互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方法相同,但货币币种不同的两笔资金及其利息的业务。

      9.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互换交换金额相同、期限一样但付息方法不同的资金进行互相交换利率的一种预约业务。

      10.金融互换:是指交易双方利用各自筹资机会的相对优势,以商定的条件将不同币种或不同利息的资产或负债在约定的期限内互相交互,以避免将来汇率变动的风险,获取常规筹资方法难以得到的币种或较低的利息,实现筹资成本降低的一种交易活动。

      ☆☆领会(11-18)

      12.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功能:价格发现功能;套期保值功能;投机获利手段。

      13.金融远期合约的特点:(1)远期合约是由交易双方通过谈判后签署的非标准化合约。(2)远期合约一般不在规范的交易所内进行交易,而是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3)远期合约的流动性较差

      14.金融期货合约特点:(1)金融期货合约都是在交易所内进行的交易,交易双方不直接接触,而是各自跟交易所的清算部或专设清算公司结算。(2)金融期货合约还克服了远期合约流动性差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流动性。(3)金融期货交易采取盯市原则,每天进行结算

      15.金融期货市场的交易规则:一是交易品种为规范的、标准化的期货合约。二是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三是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即盯市制度。四是交易实行价格限制制度。价格限制制度分为熔断制度与涨跌停板制度。五是交易实行强行平仓制度。

      16.金融期货合约的种类: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价指数期货和股票期货。1)外汇期货:是以外汇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是金融期货中最早出现的品种2)利率期货:是以一定数量的与利率相关的某种金融工具,即各种固定利率的有价证券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品种。3)股票价格指数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

      17.期权合约的内容1)买方与卖方:期权合约的买方是买进期权,付出期权费的投资者,也称期权持有者或期权多头。期权合约的卖方是卖出期权,收取期权费的投资者。2)期权费:期权费又称权利金、期权价格或保险费,是指期权买方为获得期权合约所赋予的权利而向期权卖方支付的费用。3)合约中标的资产的数量4)执行价格5)到期日

      17.金融期权种类:1).按期权权利性质划分,期权可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2).按期权行权时间的不同,期权分为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3).按期权合约的标的物的资产划分,期权可分为股票期权、外汇期权、期货期权。

      第九部分

      ● 知识点归纳

      ☆识记(1-9)

      1.中央银行:是指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

      2.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发起或出资建立,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在限定的业务领域从事银行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在特定时期,政府为解决银行业不良资产,由政府出资专门收购和集中处理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机构。

      4.信托投资公司:是以受托人身份专门从事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其基本职能是接受客户委托,代客户管理、经营、处置资产。

      5.融资租赁业务: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收货人的选择或认可,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物按合同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教育活动。

      6.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也被称为金融中介或金融中介机构。

      7.商业性金融机构:是指以金融存放款、证券交易与发行、资金管理等一种或多种业务,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金融企业。

      8.管理性金融企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金融管理监督职能的机构。

      9.政策性金融机构:它的业务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贯彻落实政府的经济政策。

      ☆☆领会(10-25)

      10.金融机构与一般经济组织的共性及特殊性:1)共性:具有普通企业的基本要素2)特性: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的特殊性;)经营关系与经营原则的特殊性;经营风险及影响程度的特殊性。

      11.金融机构的种类:1)按照业务性质和功能的不同,金融机构可分为管理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2)按照业务内容的不同,金融机构可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3)按照业务活动的地理范围不同,金融机构可分为国际性金融机构、全国性金融机构和地方性金融机构。

      12.金融机构的功能:1)提供支付结算服务;2)促进资金融通;3)降低交易成本;4)提供金融服务便利;5)改善信息不对称;6)转移与管理风险

      13.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1)1948年----1953年:初步形成阶段2)1953年----1978年:“大一统”的金融机构体系;3)1979年---1983年8月:初步改革和突破“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4)1983年9月----1993年: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初具规模;5)1994年至今: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金融机构体系的阶段

      14.中央银行的职能:有三项,即: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

      1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的主要职责:制定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规章制度和办法;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存款类金融机构紧急风险处置意见和建议;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等。

      16.商业银行体系

      1)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目前,我国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有5家,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

      2)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有12家。

      3)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最初称作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改用现名。

      4)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

      5)外资商业银行

      17.政策性银行体系: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发起或出资建立,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在限定的业务领域从事银行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有3家,分别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

      19.世界银行集团:世界银行集团是由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国际投资争端处理中心、多边投资担保机构五个机构构成。

      20.国际清算银行:国际清算银行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和若干大商业银行合办的国际金融机构。

      21.区域性的金融机构及其作用: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

      作用:(1)维持汇率稳定(2)对金融业的国际业务活动进行规范、监督与协调(3)提供长短期贷款以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4)积极防范并解救国际金融危机(5)就国际经济、金融领域中的重大事件进行磋商(6)提供多种技术援助、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藉此加强各国经济与金融的往来,推动全球经济共同发展

      22.国际金融机构的局限性:国际金融机构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些国际金融机构的领导权被主要的发达国家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呼声、建议往往得不到重视;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时往往附加限制条件

      ☆☆☆应用

      23.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由“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导、大中小型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辅翼的层次丰富、种类较为齐全、服务功能比较完备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十部分

      ● 知识点归纳

      ☆识记(1-11)

      1.账面资本: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它可以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上观察到,账面资本有时又称为权益资本或会计资本。

      2.监管资本:是监管当局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保有的低的资本量,是商业银行的法律责任,因此,监管资本也可称为法律资本。

      3.经济资本:是指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人员根据银行承担的风险计算出来的、银行需要保有的低资本量,也称风险资本。

      4.资本充足:是指资本数量适合,即商业银行持有的资本数量既能够满足其正常经营的的需要,又能满足股东合理投资回报要求。

      5.现金资产: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

      6.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会形成银行现实的资产或负债但却能影响银行当期收益的业务。

      7.次级金融证券:是指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商业银行股权资本的债券。

      ☆☆领会(12-23)

      12.商业银行的类型:1)按产权结构的不同,分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和独资商业银行;2)按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单一制商业银行、总分行制商业银行和控股公司制商业银行;3)按业务覆盖地域的不同,分为地方性商业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国际性商业银行;4)按业务经营模式的不同,分为全能性商业银行和专业性商业银行。

      14.三种资本概念的比较:(1)账面资本和经济资本、监管资本的差别:①账面资本反映的是银行实际拥有的资本水平;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都是虚拟概念,它们是商业银行应该拥有但不一定是实际拥有的资本。②范围不同。账面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而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范围则大得多。(2)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的区别:①前者是由银行管理者从内部来认定和安排对风险的缓冲,后者是监管当局从外部来认定这种缓冲。②计量方法不同。经济资本的计量是由银行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自主地选择,而监管资本的计量方法往往由监管当局统一确定,银行只能遵照执行。

      15.资本充足性的含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是指资本数量适度,即商业银行持有的资本数量既能够满足其正常经营的需要,又能满足股东的合理投资回报要求。

      16.资本充足性的衡量:按照巴塞尔协议中提出的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应低于8%。即资本充足率=总资本÷风险资产总额≥8%

      17.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增加资本;二是降低风险资产总量。具体内容包括:增加资本总量;收缩业务,压缩资产总规模;调整资产结构,降低高风险资产占比;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降低资产的风险含量。

      20.信托业务与代理业务的区别:(1)信托的当事人至少有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三方,而代理的当事人仅有委托人和受托人(即代理人)两方。(2)设立信托必须有确定的、合法的信托财产,而代理则不一定以存在财产为前提,没有确定的财产,委托代理关系也可以成立。(3)信托受托人依据信托合同规定管理运用信托财产,享有广泛的权限和充分的自由,委托人不干预;而在代理业务中,受托人权限较狭小,仅以委托人的授权为限。

      21.银行监管资本的构成:银行的监管资本由两部分组成: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1)一级资本又称为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2)二级资本也称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务。

      2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框架:1)风险管理环境:是其他所有风险管理要素运行的基础和平台。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目标与政策的制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控制、风险监测与风险报告等。

      ☆☆☆应用(24-26)

      24.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现状:银行对累计缺口的计算缺乏统一标准,我国目前四大商业银行缺口均呈负数,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不容忽视,处于风险控制阶段

      25.我国提高资本充足率:通过加大银行的准备金比率,控制和减少国内现金的流动性,抑制和减缓通货膨胀。

      26.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存在的问题:信用风险、资产负债失衡风险、来自公众信任风险、竞争的风险和市场风险。存在问题:外部环境不完备,缺少衍生金融工具等有效转移风险的管理工具;风险管理文化缺失;内部体制不健全,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执行的效果缺乏有效的衡量,评价手段;风险管理粗放;风险量化管理落后。

      第十一部分

      ● 知识点归纳

      ☆识记(1-11)

      1.投资银行:是指经营部分或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

      2.证券承销:是指投资银行帮助证券发行人就发现证券进行策划,并将公开发行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以筹集到发行人所需资金的业务活动。

      5.现金管理业务:是投资银行为客户提供的现金管理服务,其目的在于解决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因不得不持有大量现金资产而产生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即让企业在保持其金融资产足够流动性的前提条件下,将企业持有现金带来的机会成本降低到低的程度。

      6.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的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的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是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7.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投保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它体现了投保人或保险人与投保标的之间的利害关系。

      8.人身保险:是以人的身体或者生命为保险标的一种保险。

      9.再保险:保险人以承担的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分转移给保险人的,为再保险。

      10.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依法应负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或者经过特别合同约定的合同责任作为保险标的一种保险。

      11.损失补偿原则:是指在财产保险中投保人通过购买保险,将其自身原来承担的特定风险转移给保险人来承担,当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给予被保险人的经济赔偿恰好填补被保险人遭受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领会(12-16)

      12.投资银行的业务: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 (企业并购,资产管理,财务顾问,风险投资,衍生产品交易等都已成为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

      13.投资银行的基本职能:1)媒介资金供需,提供直接融资服务; 2)构建发达的证券市场;3)优化配置 ; 4)促进产业集中。

      14.保险的基本职能:分散风险,补偿损失是保险的基本职能。

      保险业区别于其他金融的标本标志是:分散风险

      ☆☆☆应用(17-18)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公司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存在哪些问题: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功能相对完善、分工比较合理,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保险市场体系。 尽管我国保险公司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保险公司自身仍然存在着几个问题:(1)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化解风险能力不强,例如定价风险、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内控不严格的风险等;(2)是呈现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具体表现为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低效率的特点;(3)保险产品开发缺乏创新意识,这导致没有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来满足众多消费者的保险需求;(4)许多保险公司在诚信经营方面存在问题,表现为理赔难、销售误导等,“承保容易理赔难”、诱导投资者等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18.我国保险公司的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公司的改革与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保险业务快速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第十二部分

      ● 知识点归纳

      ☆识记(1-16)

      1.货币需求:对执行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货币产生的总需求。

      2.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企业等经济主体或整个社会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数量。

      3.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需求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余额。

      4.流动性陷阱;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民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以货币形式储存起来。

      5.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是指“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

      6.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7.派生存款;是指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等资产业务活动衍生而来的存款。

      8.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9.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是指中央银行依据一定的标准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进行不同口径的层次划分。

      10.货币资产的流动性也称为资产的变现性;是指资产转化为现实购买手段的能力。

      11.外生变量又称为政策性变量;是指这种变量的最主要受政策的影响,而不由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税率就是一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12.内生变量又称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体系内部由诸多纯粹经济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量,通常不为政策性所控制。

      13.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这种货币是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给总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4.现金漏损率;漏出银行体系的现金与银行存款总额的比率

      15.通货-存款比率;即流通中的现金与存款总额

      16.准备-存款比率;即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总和占全部存款的比重,也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和。

      ☆☆领会(17-26)

      18.货币需求的含义: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的资源制约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对执行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货币产生的总需求。货币需求的含义传递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货币需求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体;二是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仅是对现金的需求,也包括了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19.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提出了一种权衡性的货币需求理论即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就是公众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和收入的欲望和心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从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入手,他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着流动性偏好这种普遍的心理倾向,而人们偏好货币的流动性是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21.现阶段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与影响因素:1.收入。2.物价水平。。3.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利率)。4.其他因素(1)信用发展状况(2)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优劣(3)社会保障体制的健全与完善

      22.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中央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国外资产、对政府的债权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中央银行的负债主要包括:储备货币、发行债券与票据和政府存款。

      24.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1,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2,非现金结算广泛使用3,市场中始终存在贷款需求

      25.影响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能力的主要因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现金漏损率

      26.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依据与意义: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即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实际存在的货币总量。各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是分层次统计的。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是指中央银行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进行不同口径的层次划分。目前,各国央行对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依据都是货币资产的“流动性”高低。货币资产的流动性即为资产的变现性,是指资产转化为现实购买手段的能力,实质上反映了货币发挥交易媒介职能的能力大小。货币供给层次划分的意义在于:按流动性的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是科学统计货币数量、客观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和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

      ☆☆☆应用(27)

      27.中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第十三部分

      ● 知识点归纳:

      ☆识记(1-13)

      1.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我们通常所说的CPI,又称零售物价指数,这是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4.批发物价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

      5.货币均衡;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6.货币失衡;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偏离,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7.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全部交易的货币价值记录,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

      8.经常项目;反映一个居民与非居民直接实际资源的转移,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

      9.直接投资;是指直接投资者对在外国投资的企业拥有10%或10%以上的普通股或投票权,从而对该企业的管理拥有有效发言权。

      10.证券投资也称间接投资;是指居民和非居民之间投资于股票、债卷、大额存单。商业票据以及基他衍生金融工具,是跨国的股本证劵和债务证券的投资。

      12.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由于某些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而引发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13.指数化政策;是指按通货膨胀指数来调整有关经济变量的名义价格,而使其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保持实际值不变。

      ☆☆领会(14-22)

      14.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首先,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其次,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第三,货币供给形成市场总需求第四,市场总需求决定市场供给。

      15.国际收支的特点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内容: 1)国际收支是个流量概念,记载的是一个国家某一时间段内的对外经济交易状况,具有期限性特点。2)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应包括在国际收支的范围内,所依据的不是交易双方的国籍,而是交易双方是否有一方是该国居民。3)国际收支以交易为基础,其所记录的交易包括四类:价值交换、单方面转移、移居、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四个主要项目。

      16.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供求的影响:(1)固定汇率制度下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当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时,外汇存量的净增长意味着商业银行向市场中投放的本国货币增加,也即货币供给量的净增加。所以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将会增加货币供给。相反,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则会相应缩减货币供给。(2)浮动汇率制度下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浮动汇率制度下,因汇率变动的自发调节,一国的国际收支不会长期呈现顺差或逆差的状况,也就不会由此而导致货币供给量的长期扩张或收缩。

      17:国际收支差额对市场供求的影响:国际收支差额特别是贸易账户差额对市场供求的影响最为主要。若贸易账户顺差,则会增加一国市场总需求,在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会拉动本国产出,增加就业。相反,若贸易账户逆差,则会减少一国市场总需求,会对本国产出、就业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18.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外贸政策。

      19.通货膨胀的成因:(1)需求拉动说。该理论认为,之所以发生通货膨胀,是因为各国政府采用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了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就导致了通货膨胀。(2)成本推动说。成本推动说是从供给方面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该理论认为,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3)结构型通货膨胀理论。所谓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由于某些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1.经济部门结构2.供需结构

      21.通货膨胀的治理:(1)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2)实施适当的财政政策。(3)实施适当的收入政策:(4)指数化政策。1.利率指数化2.工资指数化3.税收指数化

      22.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1从表面上看,通货紧缩中的物价水平的下跌似乎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效用,给其带来一定好处,但从长远来看,持续的物价下跌将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2从投资看,实际利率的提高使企业减少投资,投资减少后,企业的生产规模相应会缩减,雇佣工人的数量将减少,整个社会表现为产出下降,经济萧条,失业增加。3从消费看,物价还会下跌的预期使人们减少即期消费,消费不足,经济运行陷入衰退。

      ☆☆☆应用(23)

      23.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其一,“体制转轨说”。其二,“结构说”。其三,“人口说”。这种理论认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用较少 ,尤以土地资源更为稀缺,资源的缺乏导致价格上升形成通货膨胀。

      第十四部分

      ● 知识点归纳

      ☆识记(1-8)

      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控货币给量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2.在贴现: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以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进行转让的票据行为。

      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进入市场上卖出或买进有价证劵,吞吐基础货币,用以改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

      4.直接信用控制:是指只有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多进行的控制。

      5.间接信用指导:是指只有银行采用各种间接的措施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施以影响。其主要措施: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

      6.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举行面谈的方式,以影响其放款的数量和投资的方向,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的目的。

      7.货币政策操作指标: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

      8.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指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准度达到的政策工具。

      ☆☆领会(9-21)

      9.货币政策的特点:(1).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和控制全社会的货币供给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进而达到某一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政策。2.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任何现实的社会总需求,都是指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总需求。

      10.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作为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一国的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一)稳定物价(二)充分就业(三)经济增长(四)国际收支平衡

      11.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关系:(一)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有矛盾的一面)。。(二)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二者具有一致性)。(三)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有矛盾的一面)。(四)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二者具有一致性)。。 (五)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有矛盾的一面)。

      12.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确定该项货币政策目标的意义在于:(一)它克服了“稳定货币”单一目标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二)它防止了“发展经济、稳定货币”双重目标的相互冲突(三)它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

      14.再贴现政策:1.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理。(1)调整再贴现利率的作用机理。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利率,会使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上升,这会产生两方面的效果:第1,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意愿,减少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第二,反映中央银行的紧缩政策意向,产生一种告示效果,商业银行会相应提高对客户的贴现利率和放款利率,减少企业的资金需求。(2)规定与调整再贴现资格的作用机理。中央银行规定与调整再贴现的资格是指中央银行规定或调整何种票据及哪些金融机构具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2.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作为一般性的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的大优点是中央银行能够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然而,再贴现政策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第1,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第二,影响力有限。

      16.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采取的旨在影响银行资金运用方向和信贷资金利率结构的各种措施。(1)消费者信用控制。(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3)不动产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5)预缴进口保证金。

      17.直接信用控制的手段: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1.信用配额2.直接干预3.流动性比率4.利率高限额

      18.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1.可测性2.可控性3.相关性4.抗干扰性

      19.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作用: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作用是反映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力度和效果,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中间性指标包括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两个层次。操作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指标。中介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准度达到的政策变量,主要有市场利率、货币供给量等指标。

      20.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统一性。(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政策工具、调控机制、调控功能等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1.政策工具与调控机制不同2.调控的主要功能不同3.调控的时滞和效果不同(三)共同的调控目标和相异的调控特点需要二者协调配合

      24.货币传导机制理论:这种理论以货币学派的弗里德曼为代表,突出货币供给量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弗里德曼对其传导机制的说明是,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后,将直接增加公众的手持货币量。由于货币需求有其内在的稳定性,其数量的多少不受货币供给增加的影响,因此,增加后的公众手持货币量会超出他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此时他们会增加货币支出(E),将超过意愿持有的货币或者用于购买金融资产,或者用于购买实物资产,使得资产价格普遍上升。对实物资产需求的增加和实物资产价格的上涨必然刺激生产增加各种实物资产的生产,从而提高了名义收入水平。名义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人们的名义货币需求,使货币供求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均衡。用公式表示的弗里德曼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下:M↑=>E↑=>Y↑

      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环节:(一)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二)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三)从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

      25.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果把当时执行计划所采取的一些货币与财政手段称之为政策的话,货币政策也知识财政政策的辅助和补充。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和资金管理体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金融在总需求的扩张和收缩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货币政策取代财政政策在调控宏观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改革和转轨的重要阶段,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上,具有政策调控取向频繁多变的特点且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该阶段政府缺乏市场经济调控机制应有的经验。 2008年,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和出现大的波动,年末,中央政府决定对宏观经济政策作用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努力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更有利的措施扩大国内需求,包括在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2009年、2010年增加4万亿元的投资;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多次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加大银行信贷规模,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其实质是放松银根,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伴随着2009年经济的逐步企稳与通货膨胀预期的增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需要适时退出与调整。

      26.目前我国中央银行主要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现贴现和再贷款政策、利率政策、信贷政策和汇率政策等。(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公开市场业务。(3)再贴现与现贷款政策。。(4)利率政策。(5)信贷政策。(6)汇率政策。

      《金融理论与实务》计算题及公式汇总

      (一)利息的计算

      1.2004年1月1日,某人在中国工商银行储蓄所存入一年期定期存款10万元,若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2%,单利计息,请计算利息所得税为20%时,此人存满一年的实得利息额。若2004年通货膨胀率为4%,不考虑利息税,请计算此人此笔存款的实际收益率。

      单利计息: I=P*R*N=100000*2%*1=2000元

      实得利息=2000*(1-20%)=1600元

      实际收益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2%-4%=-2%

      2.2000年10月1日,某人在中国工商银行某营业部存入三年期定期储蓄存款10万元,当日三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年利率为3%,请利用单利法和复利法分别计算在利息所得税为20%的条件下此人存满三年的实得利息额。

      . 单利:I=P*R*N=100000*3%*3=9000元

      税后所得=9000*(1-20%)=7200元

      复利:本利和=P(1+r)n=100000*(1+3%)3=109272.7元

      利息=109272.7-100000=9272.7元

      税后所得=9272.7*(1-20%)=7418.16元

      3.2002年5月1日,某人在中国工商银行储蓄所存入三年期定期存款100万,若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4%,请利用单利法和复利法分别计算在利息所得税为20%时,此人存满三年的实得利息额。

      单利:I=P*R*N=1000000*4%*3=120000元

      税后所得=120000*(1-20%)=96000元

      复利:本利和=P(1+r)n=1000000*(1+4%)3=1124864元

      利息=1124864-1000000=124864元

      税后所得=124864*(1-20%)=99891.2元

      4.甲企业准备向银行借款1,000,000元,期限为2年。中资银行2年期贷款的年利率为5.52%,单利计息;外资银行同期限贷款的年利率为5.4%,按年复利计息。请比较甲企业向哪家银行借款的利息成本低?

      中资单利:I=P*R*N=1000000*5.52%*2=110400元

      外资复利:本利和=P(1+r)n=1000000*(1+5.4%)2=1110916元

      利息=1110916-1000000=110916元

      甲企业向中资银行借款的利息成本低。

      (二)收益的计算

      某人在债券市场上以110元购入10年期国债品种10手(1手=100元面值),持有整整一年后以140元卖出,期间还享受了该品种每年一次的付息,年利率11.8%。此人获得的年均收益率是多少?

      每手总收益=(140-110)*10+1000*11.8%=418元

      收益率=418/1100*100%=38%

      (三)利率的定价

      1.一笔贷款为200万元,如果银行为了筹集该笔资金以10%的利率发行存单,那么,筹集资金的边际成本就是10%。银行发放和管理这笔贷款的经营成本为2%,为了补偿该笔贷款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损失为2%,银行预期的利润水平为1%,请计算该笔贷款的利率水平。

      贷款利率=筹集资金的边际成本+银行的其他成本+预计违约风险补偿费用+ 银行预期利润

      =10%+2%+2%+1%

      =13%

      2.银行发放一笔金额为100万元的贷款,为筹集该笔资金,银行以8%的利率发行存单,发放和管理该笔贷款的经营成本是2%,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损失为2%,银行预期的利润水平为1%,试计算银行每年收取该笔贷款的利息是多少?

      贷款利率=筹集资金的边际成本+银行的其他经营成本+预计违约风险补偿费用+银行预期的利润=8%+2%+2%+1%=13%,

      利息=本金*贷款利率=100*13%=13万元

      3.一笔贷款为100万元,如果若干大银行统一的优惠利率为8%,为了补偿该笔贷款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损失为3%,补偿期限风险损失为2%,计算该笔贷款的利率水平

      贷款利率=优惠利率+违约风险贴水+期限风险贴水

      =8%+3%+2% =13%

      4.某户向银行申请500万元的信用额度,贷款利率为15%,客户实际使用金额为500万元,(1)请计算该银行贷款的税前收益率;(2)如果银行决定要求客户将贷款额度的20%作为补偿余额存入该银行,并对补偿余额收取1% 的承担费,请计算该银行贷款的税前收益率。

      (1)贷款收入=500*15%=75万元

      借款人实际使用金额=500万元

      银行贷款税前收益率=75/500=15%

      (2)贷款收入=500*15%+500*20%*1%=76万元

      借款人实际使用金额=500-500*20%=400万元

      银行贷款税前收益率=76/400=19%

      5.某银行以年利率3%吸收了一笔100万元的存款。若银行发放和管理贷款的经营成本为1%,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损失为1%,银行预期利润水平为1.5%,根据成本加成贷款定价法,该银行把这笔资金贷放出去时的低贷款利率应该是多少?

      解:贷款利率=筹集资金的边际成本+银行的其他经营成本+预计违约风险补偿费用+银行预期的利润=3%+1%+1%+1.5%=6.5%

      (四)投资收益计算

      1.某银行购买一年期面值40000元国债,贴现率为8%, 到期收回本金40000元,该银行的利息收益是多少?

      该银行购进时的总价=40000-40000*8%=36800元

      银行利息收益=40000-36800=3200元

      2.若某银行购买了某企业发行的面值100元的30000张证券,票面利率为10%,期限为5年,请计算该银行5年能获得利息收入多少元?

      该银行五年共获得利息收入=100*30000*10%*5=1500000元

      3.如果银行以每股20元的价格购进某种证券10000股,一个月后该行以每股40元的价格全部售出,请计算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40-20)*10000=200000元

      (五)呆账准备金

      1.某银行现有贷款1000万元,其中关注贷款200万元、次级贷款100万元、可疑贷款50万元、损失贷款10万元,银行除正常提取特殊呆账准备金外,还按1%的比例提取普通准备金。计算该银行应该提取的呆账准备金总额。

      根据规定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分别按5%、20%、50%、100%提取专项准备金,专项准备金总额为:

      200×5%+100×20%+50×50%+10×100%=65万元

      普通准备金=(贷款总额-专项准备金)×提取比例

      =(1000-65)×1%=9.35万元

      呆账准备金总额=专项准备金+普通准备金

      =65+9.35=74.35万元

      2.一家银行现有一笔500万元的可疑类贷款,普通呆账准备金率2%,这笔贷款应提取多少呆账准备金?

      专项准备金总额为:500×50%=250万元

      普通准备金=(贷款总额-专项准备金)×提取比例

      =(500-250)×2%=5万元

      呆账准备金总额=专项准备金+普通准备金

      =250+5=255万元

      (六)马克思货币需要量计算

      1.若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同期待销售的商品价格总额为8000亿元,则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为多少?如果中央银行实际提供的货币供给量为2000亿元,请问流通中每1元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多少?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M=PQ/V=8000/5=1600亿元

      实际货币购买力=流通中金币需要量/流通中的纸币总量

      =1600/2000=0.8

      2.设一定时期内待销售的商品总额为20亿元,同期货币流通速度为4,试计算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若实际流通中的货币量为6亿元,请计算单位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M=PQ/V=20/4=5亿元

      实际货币购买力=流通中金币需要量/流通中的纸币总量=5/6=0.83

      (七)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计算

      1.某银行吸收到一笔100万元现金的活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6%,出于避险的考虑,该行额外增加在中央银行存款3万元,后来存款单位提出1万元现金发放工资,试计算这笔存款可能派生出的大派生存款额。

      存款总额D=A*1/(r+c+e )

      A=100万 r=6% c=1/100=1% e=3/100=3%

      D=100*1/(6%+1%+3%)=1000万元

      派生存款=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000-100=900万元

      2.假设某商业银行吸收到100万元的原始存款,经过一段时间后,银行体系最终的派生存款为300万元。若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为6%,客户提取现金比率为10%,试计算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

      存款总额D=A*1/(r+c+e)

      派生存款=存款总额-原始存款

      300=存款总额-100

      存款总额=400万元

      100×1/(6%+10%+e )=400

      超额准备金率=9%

      3.设某银行吸收到一笔100万元的活期存款,除按6%的规定比例上存准备金外,银行还多上存了9%的准备金。此外,在这笔存款中,最终会被存款人取走10万元的现金用以发放工资。试计算这笔存款最多能派生出多少派生存款?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100×1/(6%+9%+10%) =400万元

      派生存款=存款总额-原始存款

      =400-100=300万元

      4.某商业银行吸收原始存款5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交存中央银行作为法定准备金,1000万元作为存款备付金,其余全部用于发放贷款,若无现金漏损,请计算商业银行大可能派生的派生存款总额。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5000×1/(20%+20% )=12500万元

      派生存款=存款总额-原始存款

      =12500-5000=7500万元

      5.设原始存款5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6%,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6%,提现率为8%,试计算整个银行体系创造的派生存款总额。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500×

     

      =2500(万元)

      派生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2500-500=2000(万元)

      6.当原始存款为1000元,存款总额为5000元,存款准备金率为15%, 计算提现率。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5000=1000*1/(15%+提现率)

      提现率=5%

      (八)货币乘数的计算

      1.假设存款准备金率为10%,货币乘数为4。试计算现金提取率。如果现金提取率下降到原来的

    ,存款准备金率不变,那么新的货币乘数是多少

     

      (1)货币乘数m=(1+C/D)/(C/D+R/D) 注:c/d是提现率 r/d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C/D)/(C/D+10%)=4

      提现率C/D=20%

      (2) 货币乘数m=(1+C/D)/(C/D+R/D)

      =(1+10%)/(10%+10%)

      =5.5

      2.若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500亿元,商业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6000亿元,其中600亿元交存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试计算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m=(1+C/D)/(C/D+R/D)

      =(1+500/6000)/(500/6000 + 600/6000)=5.9

      3.根据某中央银行的有关资料显示,流通中现金为100亿元,现金提取率为1%,存款准备金率为4%,请计算: 1.基础货币;2. 银行存款;3. 货币供应量;4. 货币成数。

      解:根据 C=100,C/D=1%,R/D=4%,所以R=D*4%=10000*4%=400;

      1.基础货币B=C+R=100+400=500 注:B为基础货币;R为存款准备金;C为现金;

      2.银行存款C/D=1%,D=C/1%=100/1%=10000 D为存款总额

      3.货币供应量=Ms=C+D=100+10000=10100 Ms为货币供给量

      4.货币乘数m=Ms/B=10100/500=20.2,

      或者m=(C/D+1)/ (C/D+ R/D)=(1%+1)/(1%+4%)=20.2

      4.在一国的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总额为5万亿元,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总额为3万亿元,该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40万亿元,试计算该国的广义货币乘数、各类存款总额以及现金提取率。

      解:(1)已知C=3,R=5, Ms=40, B=C+R,m=Ms/B=40/(3+5)=5

      (2) m=(C+D)/(C+R)=(3+D)/(3+5)

      D=5*8-3=37万亿元

      (3)C/D=3/37=8%

      5.若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500亿元,商业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6000亿元,其中600亿元交存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试计算货币乘数。

      11.m=(C+D)/(C+R)=(500+6000)/(500+600)=5.9

      (九)货币供给层次的计算

      1.假定中国人民银行某年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为: 单位:亿元

      (1)各项存款 120645 企业存款 42684

      其中:企业活期存款 32356

      企业定期存款 5682

      自筹基本建设存款 4646 机关团体存款 575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63243 农村存款 2349

      其他存款 6610

      (2)金融债券 33 (3)流通中现金13894

      (4)对国际金融机构负责 391

      请依据上述资料计算M1、M2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各是多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存款

      =13894+32356+2349+5759

      =54358(亿元)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

      =54358+5682+4646+63243+6610

      =134539(亿元)

      2.根据下列给出的资料计算2002年我国M0、M1、M2层次的货币供应量 单位:亿元

    年份 流通中的现金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
    2002 17278 53603.8 16433.8 86910.7 10780.7
      (1)Mo=流通中现金=17 278亿元

      (2)M1=Mo+活期存款=17278亿元+53603.8亿元=70 881.8亿元

      (3)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70 881.8亿元+16433.8亿元+86 910.7亿元+10780.7亿元

      =18 5007亿元

      某投资者以每股10元的价格买了1000股A公司的股票,一年后以每股13元卖出,期间享受了一次每10股派1.5元的分红(已扣税),请计算在不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该投资者这一年的收益率和收益额。

      收益率=资本收益率+股息收益率={(卖出价格-买入价格)+每股收益}/买入价格={(13-10)+1.5/10}/10=31.5%

      收益额=资本收益+股息收益=1000*(13-10)+1000*1.5/10=3150元

      19. 某人持一张1万元的,半年后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到银行办理贴现,银行半年贴现率为年率5.5%,请计算该人获得的融资额。

      融资额=到期值-到期值*贴现率*到期期限=10000-10000*5.5%*1/2=9725元。

      附录:计算题公式

      1.贷款的定价:

      (1)贷款收入=本金*贷款利率(+补偿余额*负担负率)

      (2)实际使用金额=本金-补偿余额等

      (3)贷款利率的计算=筹集资金的边际成本+银行的其他经营成本+预计违约风险补偿费用+银行预期的利润(加成贷款定价法)

      (4)税前收益率的计算=贷款总收入/借款人实际使用金额(成本收益定价法)

      2.利息

      (1)单利=本金*利率*存期

      (2)复利=本金*(1+利率)存期

      (3)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通货膨胀率

      3.货币层次供应量

      (1)M1=M0(流通中现金)+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2)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4.派生存款

      (1)存款总额=原始存款/存款准备率

      =原始存款*1/(存款准备率+提现率+超额准备率)

      (2)派生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

      (3)存款派生倍数=存款总额/原始存款

      =1/(存款准备率+提现率+超额准备率)

      5.货币需要量

      (1)流通中货币需要量= 一定时期中待销售的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2)单位纸币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金币需要量(货币需要量)/流通中纸币总量(货币供给量)

      (3)货币供给量*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 一定时期中待销售的商品*单位商品价格

      6.货币乘数

      (1)基础货币(B)=R(存款准备金率)+C(流通于银行之外的现金)

      (2)货币供给量(MS)= C(流通于银行之外的现金)+D

      (3)货币乘数(m)=货币供给量(MS)/B(基础货币

      =(C+D)/(C+R)

      =(C/D+1)/(C/D+R/D)

      C/D---现金提现率

      R/D----存款准备金率

      7.股票收益率

      (1)股票收益率=资本收益率+股息收益率={(卖出价格-买入价格)+每股收益}/买入价格

      (2)收益额=资本收益+股息收益={(卖出价格-买入价格)*买股数量+股息收益}

      8.融资额

      融资额=到期值-到期值*贴现率*到期期限

      9.呆账准备金

      (1)普通呆账准备金=(贷款总额-专项贷款准备金)*规定的比例

      (2)呆账准备金=普通呆账准备金+专项呆账准备金

    老师二维码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云南自考伴”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二维码以过期,请重新刷新

    上一篇:云南自考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押题资料
    下一篇:云南自考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汇总押题资料

    云南自考专业

    云南自考交流群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一起探讨自学考试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查看云南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

    进入在线刷题